在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红河卷烟厂滤棒成型车间,职工们将“动”“静”结合的工作哲学融入日常——既活跃在设备维修的实战一线,又潜心钻研专业技术知识。这种张弛有度的工作节奏,正持续锻造着车间设备网络的强大韧性。
电气修理工检修网线。王问然摄
“滤棒库网络通讯出现故障!”接到指令,车间主任立即启动三级应急响应预案,修理团队五分钟内完成集结:维修班长立即组织人员检维修,作业长组织成型机组换牌生产、滤棒输送操作工为机组配送滤棒……仅用28分钟,两组队员就完成重构网络,比预案提前7分钟恢复网络功能。
抢修任务能够在第一时间完成,还得益于修理团队日复一日地“静力训练”。
团队将4年间遇到的207例故障案例一一收录,整理成《滤棒设备网络应急手册》3.0版,放在车间资料中心,供员工随用随取。备用网线的“加持”,使设备网络应急管理从被动“止损”到主动“御险”的升级。
自动物流电气修理工开展设备网络拓扑沙盘推演。王问然摄
此外,车间每季度开展设备网络拓扑沙盘推演,模拟从单点故障到全网崩溃的5类场景。模拟过程中,技术组长随机抽取故障场景,从单点断网到协议冲突,自动物流电气修理工必须在15分钟内作答。“5分钟,我就定位到了协议冲突的传感器,这都要感谢日常训练的‘故障树分析法’。”电气修理工孙奥林感慨道。
从“经验总结”到“肌肉记忆”,日复一日的技术积累,才让车间设备网络应急响应从容不迫。(李映蓉)
来源: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红河卷烟厂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
Copyright © 2024 深圳市恒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XML地图